黑金II声卡事件带来的几点思考和教训
|
|
|
作者:佚名
来源:InterNet 加入时间:2005-1-26 |
最近“黑金II声卡芯片真伪事件”再度成为互联网上的炒作热点。但似乎线索出现的越多,谜团也随之增多,这不免让关注此事的消费者和网友感到疑惑重重。但无论如何,事态发展到现下这个程度,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也有值得吸取的教训。本站撰写此文的目的也就在于这里。
一、调查芯片真伪的关键是什么?
整个事件的核心问题,源自岛谷科技曾在自己的黑金II系列声卡上采用了磨去丝印的主芯片,其究竟是否为正宗的CS4630让不少人产生怀疑。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岛谷有没有证据证明自己采用的芯片确为CS4630;其二:提出质疑一方有没有证据证明其芯片为假冒产品。其中哪个方面证据更确凿,谁的说法便更具说法力。但令广大消费者感到尴尬的是,时至今日正反双方都没有拿出切实有效的证据。岛谷科技只是单方面承诺“黑金II系列声卡采用的确实是原厂的CS4630芯片”,但对于为什么要磨去芯片上的丝印,是否任何版本的黑金II声卡都采用了正宗芯片等敏感问题,没能给出一个明确或者合理的解释。而那些所谓知情者所提供的一些事实,无论是当初所谓的“拆机CS4624”版本,还是如今的“OEM CS4620”版本,所有这些都只能称之为线索,而非明确的证据。相反,这些线索还能相互否定——“OEM CS4620”版本的出现也就间接否定了“拆机CS4624”版本的可能性,日后是否还会有新的说法出现,从而再次否定“OEM CS4620”版本?关键在于这些线索一直都在云里雾里飘着,没有落到实处,捕风捉影中缺乏真凭实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调查确确实实是有必要的。短歌行也想让事件的真相大白于消费者面前,但我们凭什么去调查呢?作为一个普通媒体网站,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呼吁,早在去年年初的《2003年声卡盘点》一文关于岛谷科技的段落,我就曾写到:“作为厂家,保持产品技术资料的透明度是必须的。”时隔一年,此事依然悬而未决,实在让人感觉失望。此番风波再度被掀起,我也给岛谷科技的钱先生建议,如果芯片确实没有问题,应该拿出一些实际证据公诸于众。但对方的回答却令我哑口无言,钱先生说:所有怀疑和指责我们公司产品采用假芯片的言论也都没有任何证据,我们为什么要给出证据?岛谷方面的态度令人感到疑惑,这到底是一种猥琐的逃避还是一种盲目的自信?
数码多媒体网站掌握的最新证据原本是重量级的,但我们还来不及为此击节叫好,便忽然爆出了所谓的“域名抢注”事件。未曾想,岛谷科技声卡部门的重要负责人居然掌握了数码多媒体网站前身X-Sound的域名管理权!一下子事态又扑朔迷离起来。作为媒体同行,加上多年的故交,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数码多媒体网站方面给出的解释,只是有一点不甚明了——既然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真相更为清晰,为了给消费者讨回公道,同时还掌握了重要的线索,那为何不把掌握线索的过程以及有关证据的来源公布出来?而仅仅在公布有关线索后,加上了一个问卷调查。显然进行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弄清楚整件风波的真实面目,而不是让消费者凭借着任何不足以作为证据的线索去选择、去猜疑。调查来调查去,“真相调查”却成了“民意调查”,试问这种性质的调查对真相的揭露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在我们看来,唯一的意义在于借用消费者的呼声,向厂方施加压力,迫使岛谷方面做出承诺或者解释。这似乎有点滑稽,也违背了网站方面揭露真相的初衷,令人费解。更令我们感到不安的是,综合岛谷科技与数码多媒体网站各自的声明,种种线索似乎预示着一种可能性——数码多媒体网站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最根本的目的是否是想借此胁迫岛谷方面归还X-Sound的域名?和芯片疑云相似,域名纷争孰是孰非同样真假难辨,决不是目前这些线索所能看清的。我们唯一想说的是,作为媒体或者消费者应该清楚,调查芯片真伪的关键是什么?很简单的两个字——证据!既然数码多媒体网站方面宣称自己掌握了某些重要证据,就不应该遮遮掩掩,否则不免让人产生借此要挟厂方的印象。直截了当以证据说话,既可以让自己清清白白,也能够让真相清清白白!何不为之?
二、保证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给厂家最深刻的教训
风波至今,受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岛谷科技和黑金。这个曾被媒体寄予厚望的国产声卡品牌,在产品销量以及品牌形象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负面影响。不过无论芯片真伪问题的真相与结论如何,有一点应该肯定——黑金II系列声卡具有良好的音质表现和性价比。产品的优点是不少的,当初用户给予它的信任也是当之无愧的,但芯片风波让我们看到一点——品牌的诚信比产品自身素质更重要。
数码多媒体网站的问卷调查在真相揭露方面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作用,但却让大家看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态度——超过半数的参与者选择“厂家有义务承诺产品元件真伪,这是诚信问题”一项。真的不必再多说什么了,在这个问题上民意就代表着一切。在国内的多媒体音频领域,不真实的产品参数、夸大其词的特性宣传可谓屡见不鲜。而岛谷对于自身产品主芯片型号的诸多隐讳和回避,则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个例子,为此他们已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所以我们感觉这个事件能够给厂家们最深刻的教训——保证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对于一个品牌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也希望岛谷科技能够从中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再对消费者们的呼吁熟视无睹了!
三、与厂商保持适当距离——给媒体的重要提醒
数码多媒体网站原本是事件的调查者,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他们反倒也成了众矢之的。问题显而易见——他们与岛谷科技之间存在着一些纠纷,而核心问题则是所谓的“域名抢注”。从网站方面给出的声明来看,其中有不少令人感到不解的蹊跷之处。但有一个客观事实可以认定,那就是——岛谷科技声卡部门的重要负责人钱先生,掌握着X-Sound这个域名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钱先生的这一举动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已经不重要,但他的这一行为,或许是成就当初岛谷科技和X-Sound网站进行紧密联系与合作的重要筹码。而后者也确实为黑金II系列产品的发展壮大、宣传推广做出了许多实质性的贡献。虽然数码多媒体网站最近申明,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黑金这一国产声卡品牌扬名;但在了解了这些以往不为人知的背景资料之后,我们却不得不怀疑当初X-Sound对黑金II声卡的评价是否做到了公正客观。
X-Sound以及数码多媒体网站的创始人及主力成员夏昆冈先生是在离开短歌行之后开始创建X-Sound网站的。他离开短歌行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当时本站正在销售朝露音箱,夏先生及时预见这样“商媒一体”的运作模式必然会影响到网站作为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在建议没有得到认可和接受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退出了Audio100。事实证明,他的预见是正确的,此后不久短歌行便迫于多方压力正式和朝露分家,并且引发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后遗症。应该说,夏昆冈先生心中一直很清楚,作为一个媒体只有保持中立,才能给读者带去公正客观的评测。但我们不得不说,当初的X-Sound还是和岛谷科技走得太近了——帮助产品设计包装、帮助厂方制作网站,甚至于自己的域名管理权都掌握在厂方产品负责人的手中。如此一来,媒体的中立性又如何得到保证?当然每个网站都有自己不同的办站思路和盈利模式,我们无权指责他人。但如今岛谷科技和数码多媒体网站之间矛盾的公开化,确实是令人感到无奈的——短歌行这个前车之鉴没能起到警示作用,实在是很遗憾。
如今国内媒体的运作和发展自然是缺不了厂方支持的,双方在规范、诚信的合作环境下取得互惠互利的双赢,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我们感觉合作是一方面,同时双方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是媒体要力争做到自律,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才能取得读者和消费者的尊重和支持。反观如今这个事件,假设“抢注”事件属实,那么X-Sound当初为何没有深挖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而是心甘情愿地妥协?如果“抢注”事件乃是子虚乌有的诬陷,那为何域名的所有人会是钱先生?看来这其中确实还有很多没有被公开的幕后历史,我们也就不好凭空臆断了。尚感欣慰的是,数码多媒体网站在去年年初果断地注册了全新的域名,只是这个觉醒似乎来得有些太晚。此时此刻,我们希望此番他们进行调查的初衷,如他们自己所言是为了揭开事实真相,而与过去的恩恩怨怨完全无关。
四、消费者如何应对这场争论?
其实整个事件中,最直接的受众群是我们的消费者。在厂方含糊其辞的声明和媒体缺乏真凭实据的指责面前,消费者即便最想了解事件真相,却依然只能看着双方你来我往的口水大战而徒呼奈何。我想不少消费者心中是充满疑惑和不安的。对于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自己当初满怀信任买下的产品最终却可能存在假元件问题,定然颇感失望;也有另外一些用户则本着只要音质好,无论芯片是真是假我都支持的原则,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显然,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在面对类似事件的时候,他们决大多数的作为也只能是观望和等待。其实如果真的怀疑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人民法院、12315等等机构,不就是自己申述的最好途径么?但遗憾的是,似乎不少热心用户没有这个意识,却有工夫在各大BBS上不分好歹地破口大骂,这样的做法除了让自己的形象受损,还能有更多的收获么?是否诉诸法律是一回事儿,而消费者在纷争中所起到的作用则是另外一回事儿,论坛上那些心浮气躁的争论多少显现出国内消费者的不成熟。
那么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应对才是正道?其实随着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索被透露出来,许多原本隐藏在幕后的细节渐渐浮出水面。真实的信息必然在因果关系上站的住脚,虚假的信息必然会有漏洞能被察觉。真正关注真相的消费者不妨冷静地观察事态的发展,并分析这种种线索可能存在的疑问,通过各种途径展开交流,相信逐渐能够理顺自己的思路。而本站的这篇文章,也试图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希望不久的将来,整个事件能够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合情合理的说法。
[文章录入员:nancy] |
|
|
|
|